營山縣小橋鎮垛梁村一角。
近日,筆者走進營山縣小橋鎮垛梁村蘇家壩,只見金黃的油菜花將鄉村點綴得如詩如畫。該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彭剛介紹,“過去這一片冬水田每年只種一季水稻,2023年開始,我們在水稻收割之后,多種了一季油菜,把它變成了‘兩季田’,不僅穩住了水稻的產量,還多了一季油菜的收入。”
小橋鎮屬于淺丘帶壩,有冬水田1萬余畝,長期以來,冬水田是為來年水稻提供自給水源,保障春播栽插的特殊稻田。加之農村勞力短缺,每年只種一季水稻,也被稱之為“一季田”。
為提高冬水田利用效率,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產業之路,2023年,小橋鎮黨委、政府嘗試利用水稻和油菜的生長時間差,探索稻-油輪作模式,有效補齊種植空窗期。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,邀請省、市農業部門專家把脈的基礎上,聽取省農科院專家的意見,選擇了大面積推廣種植油蔬兩用新品種“川油81”,既采菜薹又收油菜籽,并選擇在龍巖村、四喜社區等地進行試點。
為破解農村勞力短缺、誰來種田的難題,該鎮積極引導和鼓勵各類經營主體、村集體經濟組織、種植大戶,采用流轉、代耕代種、托管等方式種植。依托農機耕種、無人機植保等方式,減輕勞動強度。同時,鎮黨委、政府領導積極牽線搭橋,幫助拓展銷路,打通了與成都、重慶等地多家超市的油菜薹供需通道。
“我們村利用冬水田種植‘川油81’油菜500余畝,一季下來,菜薹畝產值在3000元以上,油菜籽畝產值可達800元。加上大春稻谷的產值,畝均收入比單純種水稻高出一倍多。”四喜社區監委主任冉田說,實行稻-油輪作,不僅讓村集體和村民都賺到了錢,還讓干部群眾看到了產業發展的希望。
正是有了先例可循,小橋鎮的冬水田利用創下了歷史新高。該鎮黨委書記吳利民介紹說,目前,全鎮冬水田利用率達到95%以上,不僅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,還實現了稻田輪作和保障糧油供給的良性互動。(楊漢國文/圖)
無人機施藥現場。 眼下,正值嘉陵區檸檬樹管護的關鍵時期。近日,筆者走進吉安鎮屈家堰村的檸檬種植基地,只見檸檬樹橫臥在翠綠的山野間,無人機飛...
村民整齊碼放白蘿卜。 眼下,嘉陵區河西鎮千畝蘿卜種植基地迎來豐收季。近日,筆者在南充嘉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位于該鎮直屬村的種植基地看到,數名...
4月7日上午,在高坪區會龍鎮糧油產業園,農戶搶抓農時,忙著進行水稻育秧。一個個秧盤有序坐上小火車,前往育秧田(如圖),再由人工將其擺盤催芽...
工人忙著采摘、分揀、裝運耙耙柑。 近期,閬中市金埡鎮琳瑯社區的1000畝春見耙耙柑迎來豐收。連日來,園區每天都有六七十名工人在忙著采摘、分揀、...
聯系我們
電話:0817-2719266
傳真:16
地址:南充市北湖路99號“恒河羅曼威森”11樓。
郵編:637000
郵箱:1103197942@qq.com
微信公眾號
[掃一掃]
關注 好充食